close

 

民間信貸,軍人貸款,陳代書0960-809-907

 重陽節的由來:

1. 登高望遠,飲菊花酒的風俗,在戰國時代已經開始。但什麼時候登高?什麼時候飲菊花酒,它們與重陽節是否有何關連,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。

2. 民間以農曆九月初九日為「重陽」,又稱「重九」節(重九之名,起源於東晉)

3. 有文字記載,九月九日成為節日是在漢代:

漢劉歆《西京雜記》記載: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,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,嫁給扶風人段儒,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,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,食蓬餌,飲菊華酒,以辟邪延壽。



又唐代詩人沈佺期《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》詩:「魏文頌菊蕊,漢武賜萸囊…,年年重九慶,日月奉天長」。顯然,佩茱萸,飲菊花酒在漢代已成為重要的節日了。



4. 重陽登高的故事 見南朝梁人吳均之《續齊諧記》:

東漢時代有名的仙人費長房,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:「九月九日,你的家裡將有災難,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,人人用紅袋盛茱萸,掛在手臂上,登高飲菊花酒,便能避禍消災了。」桓景照師傅所說,全家上

山遊玩,等到傍晚一看,只見所有的雞狗牛羊家禽家畜,全都死光。桓景這才明白,原來這些家禽家畜,做了他們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。



這雖然只是一個傳說,但後世的人卻代代相傳。到了晉代以後,重陽登高避災,大為流行,已成為歲時節令中的一件雅事。



5. 重陽不儘是文人雅士飲酒、賞菊、登高、賦詩的節日,也是古代婦女的休息日─根據干寶《搜神記》云:

淮南全椒縣有一位丁氏,嫁給同縣姓謝的,由於謝家是大富戶,她婆婆又十分兇惡殘暴,常虐待丁氏,強迫她幹繁重的家務,如果不能如期完成,就會遭到痛罵和毒打。丁氏忍受不住,就在重陽節懸樑自盡了。

死後冤魂不散,依附在巫祝身上說:「做人家媳婦的,每天辛苦工作不能休息,重陽節當天,請婆家不要讓她們再操勞了。」所以,江南人每逢重陽日,都讓婦女休息,叫做「休息日」。古代還把這位姓丁氏的

婦人立祠祭祀,稱為「丁姑祠」。從此以後,每逢重陽節,父母們要把嫁出去的女兒接回家吃花糕;到明代,甚至將重陽節稱為「女兒節」。



6. 儘管魏文帝說重陽是「日月並應,俗嘉其名」的節日,但當時人們不是把這一天視為吉日良辰,而是看成一個恐怖的日子,因此要登高、佩茱萸辟邪,離家躲災,飲菊花酒驅除瘟疫延長壽命。

7. 到了唐代,重陽節又增添了不少美麗的神話故事和迷人的色彩:

舊唐書.王勃傳》記載:王勃的《滕王閣序》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。當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,王勃前往探視父親,九月九日路過南昌時,洪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宴請賓客及部屬,他想誇

耀女婿吳子章的才氣,便事先拿出紙筆請賓客動筆作序,所有的賓客都知到他的用意,沒有人敢作。卻不料王勃事先並不知道州牧的用心,於是毫不謙讓接過紙筆,。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氣,立即派人在旁邊看

王勃書寫,誰知道王勃才氣不凡,蓄積已久的心情完全發洩出來,文章越寫越好,當寫到「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」的詞句時,忍不住拍案叫絕!王勃從此一舉名震詩壇。



8.文化是累積的,重陽節經過二千餘年的變遷,已成為多元性的節日,民國六十三年內政部為敬老崇孝,而核定重陽節為「老人節」,增加了重陽節的精神內涵。

二.重陽節的習俗:

1. 佩茱萸:

茱萸屬芸香科落葉亞喬木,古人佩帶的有三種,分別是山茱萸、吳茱萸、食茱萸,其中前兩種為中藥藥材,具有潤肝燥脾,溫中下氣,除濕解鬱,去疾殺蟲等功能。



古人將茱萸作為驅邪的神物,每逢重陽節,人人佩戴,後世稱之為「茱萸會」,或稱重陽節為「茱萸節」。現今佩茱萸的習俗已沒有了,但在漢代就已經有這風俗(見晉周處「風土記」)。而唐代的名詩人以茱萸

作出不少感物懷人的詩,如王維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詩─



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,

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

把異鄉遊子在重陽佳節懷鄉思親之情,抒發的淋漓盡致;而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更被用來表示遊子的心情。



2. 賞菊、飲菊花酒:

酒是節慶必備的飲料,重陽節是九月九日,九九與菊酒諧音,所以要喝菊花酒。九月已是秋天菊花盛開,故九月又稱「菊月」。



根據《西京雜記》記載:「菊華舒時,并採莖葉,雜黍米釀之,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,就飲焉,故謂之菊華酒。」相傳喝菊花酒能延年益壽,活得長「久」。所以郭元振有詩曰:「辟惡茱萸囊,延年菊花酒」;

陶淵明九日詩中也提到:「酒能袪百慮,菊能制頹令。」



在歷史上,曠達不羈、傲視世俗的魏晉文人對重陽節尤其青睞。因此,田園詩人陶淵明在《九月閑居》詩序中說:「余閑居愛重九之名,秋菊盈園,持膠靡由,空服九華」。陶淵明一生酷愛飲酒,性情恬淡,不

肯為五斗米折腰,每次到重陽節時就陶醉於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的風雅情緒中。根據南朝宋檀道鸞《續晉陽秋》記載:



有一年重陽佳節,他(陶淵明)在家裡東邊的籬笆下正欣賞著菊花,彈琴唱歌時,突破間酒癮大發,但遺憾的是家裡沒有準備酒過節,只好慢慢地走在菊花叢中,並摘了大把的菊花,坐在屋旁的籬笆旁惆悵。突然

間抬頭一看,看見一個身著白色衣服的人,帶了酒來,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送酒使者。原來朝廷屢次要徵召陶淵明作官,他都不答應,王弘想要結識他,曾多次給陶淵明送酒。這次陶淵

明見酒大喜,立即打開酒罈,在花叢中暢飲,酒醉詩興大發,吟出了《九月閑居》這一首名詩。而「陶公詠菊」、「白衣送酒」的故事,也成為後世文人喜好的典故了。



重九正值秋天,菊花盛開,而文人雅士對嬌艷傲霜的菊花,十分喜愛,在唐代詩人詠九日的作品中,寫到菊花的比比皆是,可見賞菊風氣的盛行。如王維「無窮菊花節,長奉柏梁篇」(奉和重陽節上壽應制);李

欣「風俗尚九日,此情安可忘,菊花避惡酒,湯餅茱萸香」(九月劉十八東堂集),由此可見,唐代簡直是沒有了菊花就不能過重陽,不插茱萸不過節了。如果說唐代沒有菊花就不能過重陽,那麼,宋代的重陽節

就完全可稱為賞菊節或菊花節了。菊花不僅它千姿百態的豔容使人傾慕,它的傲然剛強的氣質更令人折腰,所以,有人認為菊花是中國的國花,我國歷代文人無不賞菊、詠菊、讚菊,甚至連黃巢都曾寫過「待到

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時百花殺,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戴黃金甲」的詠菊詩,以詠菊抒發其胸中之情。根據《夢梁錄》記載:宋代人每年重陽節都要「以菊花、茱萸,浮於酒飲之」,宋朝人還給菊花、茱萸這

兩樣東西起了兩個雅致的別號,叫菊花為「延壽客」,茱萸為「辟邪翁」。當時每年照例,皇宮禁中與達官顯貴之家都在這時候觀賞菊花;一般平民人家也要購買一兩株菊花玩賞。當時有名的菊花高達七、八十

種,如萬齡菊(形狀如蓮房者);金鈴菊(又黃又圓的);桃花菊(粉紅色的),花的顏色、名字,多得不勝枚舉,簡直可以說是菊花花會。宋代重陽詠菊花詞也是汗牛充棟,最著名的莫過於女詞人李清照的重九《醉花

陰》:



薄霧濃雲愁永晝,端老銷金獸。佳節又重陽,玉枕紗櫥,半夜涼初透。

東籬把酒黃昏後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銷魂,簾捲西風,人比黃花瘦!





3. 吃重陽糕:

唐朝及宋朝時,重陽節講究吃糕,就如同中秋節吃月餅一樣,都是應節的食品。因「糕」與「高」同音,古人又相信「百事皆高」的說法,所以重陽節登高的時候吃糕,象徵步步登高。《嘉話錄》中記載:唐人

袁師德是給事中袁高之子,九日出門作客,有人讓他吃糕,他卻推辭不吃,後來人們才知道他為避父諱,因「糕」與「高」同音,故不忍心吃糕。這與唐代大詩人李賀避其父李晉之名諱,而不敢去考進士(進與

晉同音)一樣可笑。《野客叢談》及邵博《聞見後錄》中又記載了另一則重陽食糕的趣聞:



劉夢得作九日詩,想用「糕」字,由於思路受六經的嚴格束縛,認為六經無糕字的典故,所以不敢用。但是宋子京卻不以為然,並且就幽他一默說:「劉郎不肯題糕字,空負詩中一世豪」。



到了宋代,根據吳自牧《夢梁錄》云:在重陽節吃糕已十分講究,「此日都人店肆,以糖麵蒸糕,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釘,插小彩旗,名曰重陽糕。禁中閤分及貴家相為饋送」。《乾淳歲時記》還記載一種特

殊的重陽節日食品,「以蘇子微漬梅滷,雜和蔗霜、梨、橙、玉榴小棵,名曰『春蘭秋菊』。」可見當時食品之精細。到了明清時代登高所吃的糕,用麥麵作餅,點綴棗栗,稱之為花糕。明清人們吃花糕也頗有

講究,依據明人謝肇淛《五雜俎》:在重陽日清晨,把花糕切成薄片,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上,祝福道:「願兒百事俱高」。這充分表現出古人望子成龍的美好心願。



4. 登高郊遊:

據《西京雜記》重陽登高也開始於西漢。重陽節前後,天氣漸涼,是登山活動的好時辰。自古以來,文人雅士就喜愛重九登高,因此描寫重陽登高遠眺、欣賞山河美景的詩相當的多。如:劉長卿─



九月登高望,蒼蒼遠樹低;

人煙湖草裡,山翠現樓西。



邵大震─



九月九日望遙空,秋水秋天生夕風;

寒雁一向南飛遠,遊人幾度菊花叢。



當然,也因為登高因而產生了不少趣事,如《晉書.孟嘉傳》記載:



晉朝永和年間,明帝的女婿桓溫為征西大將軍,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擔任參軍,很受桓溫的賞識與器重。有一年重陽,桓溫在龍山宴請幕僚,吟詩作對,當時所有的幕僚都在,而且穿著作戰石穿得衣服。正當酒

酣耳熟,詩興大發的時候,突然刮起一陣風,不巧把孟嘉的官帽吹落,而孟嘉好久竟然沒有察覺,還津津有味的和別人飲酒賦詩,中國是禮義之邦,有「君子死,冠不可免」之說,所以官帽落地沒有察覺,有傷

大雅。桓溫看到這一情形,暗中叫參加聚會的文學家孫盛趁孟嘉上廁所的時機,把帽子拿到孟嘉座位上,並作文章嘲笑他。後人便把「孟嘉落帽」比喻文人不拘小節,風度瀟灑,縱情詩文娛樂的神態。所以重陽

節又被稱為「綬衣之節,落帽之辰」。



到今天,登高已經是廣受喜愛的健身活動,大家利用星期假日,扶老攜幼登山健行,從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,舒展筋骨,鍛鍊體魄,調劑心情,還可以增進人際關係,真是一舉多得的活動。許多團體也利用慶

典,舉辦登山活動,都受到歡迎。



現今臺灣各地,提供居民健行的登山步道,到處皆是,登山活動也不限於秋高氣爽的時節,已成為全民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了。同時難能可貴的是,人民環保意識的提高,大多數人都知道珍惜大自然資源的觀

念,能注意到環境的維護。



民國三十年,教育部順著民間重九登高的習俗,訂定國曆的九月九日為體育節,以推展國民體育。



5. 射箭:

從南北朝一直到唐代,在重陽節當天,帝王官僚們除了登高作詩,舉行宴會歡樂外,還有了射箭、縱馬、圍獵等活動。像陳後主就是沉迷於聲色之外,還喜愛走馬射箭,亡國時還要再獵一圈。到了唐代,重陽射

圍獵活動依然盛行。《啟顏錄》還記載唐宋國公蕭瑀不會射箭,大書法家歐陽詢當面作詩嘲笑的情形:




疾風吹緩箭,弱手馭強弓,

欲高反覆下,應西還更東,

十回俱著地,兩手並擎空,

借問誰為此,乃應是宋公。



唐明皇更是喜愛射箭:關於他重陽射箭還有一段神話傳說故事。據《集異記》記載:



天寶十三年的重陽節,唐玄宗和大臣在沙苑(地名)打獵,突然發現一隻孤鶴在空中徘徊,唐玄宗一箭射中,可是這隻鶴並未掉到地上,卻帶箭飛向西南邊。原來這隻鶴是四川青城山成仙道士徐佐卿變的,他回青

城山後把箭留於壁上,對其他道士說:「我到山中行走,剛好被箭射中,這支箭不是凡人的,我把它留於壁上,等待後年這支箭的主人到這裡時再還給他,千萬不要遺失了」,並在牆壁留下得到箭的時間「天寶

十三年九月九日」。不久,安史之亂爆發,玄宗逃往四川,一天恰巧到青城山道院遊樂,發現牆壁上插著一支箭,拔下一看,原來是自己用的箭,心中十分奇怪,問道士,才知緣故,自己當年所射下的鶴,原來

是道士徐佐卿變的。



唐代帝王在重陽節登高遊宴,又要賞菊賦詩,還想要射箭遊獵,很顯然一天的時間是不夠用的。於是,重陽節就提前到九月八日開始,或推後至十日仍過重陽。所以,唐代重陽不是一天,而是兩天或是三天。因

此,如李白《九月十日即事》詩:



昨日登高罷,今朝再舉觴,

菊花何太苦,遭此兩重陽。



6. 放風箏:

風箏也叫「鷂」,在中國有兩千年的歷史。最早的風箏是用木或竹做的,所以叫做「木鳶」,據說魯班曾與墨子比藝,做出能在天上飛三天的木鳶。到了東漢以後,才出現用紙做的「紙鳶」或「紙鷂」,到了五

代時,李鄴曾在宮中放紙鳶,紙鳶上裝有響笛,風一吹,便發出近似古箏的聲音,因此把紙鳶稱為「風箏」。到了明清,風箏的製作更為精巧,種類也大為增多。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對風箏十分有研究,寫過

「南鷂北鳶考工誌」;在古代,風箏曾多次被利用於軍事,作為傳遞信息的工具。韓信就曾利用風箏來測量皇宮的距離,準備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皇宮。南朝梁武帝蕭衍被叛軍圍困在臺城,唐代張伍被叛軍圍困

在洛城時,都是利用風箏把求救信送出去。



閩南語中有一句話:「九月九,風吹滿天嘯」,就是形容重陽以後,風箏滿天飛的情形。由於農曆九月以後,臺灣季風漸強,而另一方面又天高氣爽,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。從前玩具不多,又很少有娛樂活動,

放風箏就成為孩童的最愛。當秋天一到,大家在田野空地,大放風箏,是相當快樂的事情呢!臺灣重陽放風箏的習俗,起源相當的早。據資料的記載,居住在今天的宜蘭的平埔族,也就是葛瑪蘭人,早就有這樣

的活動。



早年放風箏,大多由孩童自己製作,式樣憑自己的巧思發揮,一般都以放得高為主,種類也相當的多。有心認識風箏,在臺北縣瑞芳鎮的九份,有一座收藏豐富的風箏博物館,如果到那裡遊玩,千萬別錯過機

會,好好欣賞一下各式各樣的風箏。



正常放飛以外,幾個風箏在天空中,互相打鬥的事,也相當的精彩有趣,這就是「風吹相咬」。打鬥的時候,用各種技巧操控風箏,或者截斷對方的尾巴,或者咬斷風箏線,讓對方「英雄無用武之地」。更激烈

的,還有在風箏線上,綁上暗器的,以便破壞對方。風吹相咬時,大風箏固然容易打勝,但小風箏操控自如,東遊西竄的,易於隨時打游擊,反而更居優勢呢!





7. 敬老活動:

由於「九九」和「久久」同音,有長長久久的含意,因此有令人長壽的說法。重陽節因此又發展為「敬老節」,有希望每位老人家,都能富貴長命的意義。



民國六十三年,我國內政部為了弘揚「敬老崇孝」的傳統,特別訂定以重陽節為「敬老節」,此後每年的這一天,各地都展開敬老活動,喚醒民眾重視老人、尊敬老人。



「敬老節」的訂定,是經過一番波折的。在民國五十二年,中國老人福利協進會成立,隨即籌劃設置老人節,以便推行敬老運動,並推展老人福利。民國五十五年,老人福利協進會,決定以重陽節為老人節,同

時成立「中國老人服務中心」。到了民國六十三年,由政府公布設定「敬老節」,老人開始受到應有的重視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招桃花 的頭像
    招桃花

    民間借錢管道, 民間借錢利息, 台中民間借錢, 台南民間借錢, 高雄民間借錢,民間借錢台北,民間低利小額借錢,

    陳代書09608099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