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額信貸
第三方支付自對岸殺到台灣,金管會持續為相關業務「畫出邊際」,多數金融業者表示,最擔心主管機關對於銀行、非銀行的第三方支付業者,規劃不同的監理標準,屆時必定產生監理套利、不公平競爭,結果會超越原先設定的提升彼此競爭力等良性效益。
基於第三方支付快速發展,以及兩岸資訊網路業來勢洶洶,銀行圈內的許多場合經常有人討論,如何破解新世代商業模式的衝擊。根據台灣金融研訓院最新調查,金控和銀行業最擔心,因為產業環境的差異,出現不公平競爭,使得銀行業務被搶食。
統計國內金融業對於第三方支付業的搶食市場,最主要的3項金融商品,分別為小額信貸、銷售基金,以及線上買保單。金融業者指出,其實這3項商品在網路世代來臨時,業者就很擔心會被鯨吞,實際上到目前傳統業者還是掌握市場利基。
相較而言,台灣金融研訓院指出,金管會原先較擔心的資訊安全漏洞,既有客戶流失,或是銀行業人才流失,甚至在網路交易中進行洗錢,銀行業者認為,資訊安全系統應可以逐一克服。
第三方支付在大陸指的是「互聯網金融」,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志鵬指出,2013年下半年,互聯網金融成為了互聯網和金融領域最為火爆的話題,整個趨勢是往第三種融資模式發展,長遠目的是達到支付便捷,市場訊息不對稱度非常低,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,銀行等金融仲介不再發揮作用,及至完全被取代。
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研究,目前互聯網金融當中的傳統部份,如網路銀行、券商網路下單,台灣金融業已完備,但互聯網企業以自身技術、資料、管道等優勢開展金融業務,如餘額寶、阿里金融、京東供應鏈金融等,和互聯網概念為基礎開展金融業務,如P2P借貸、眾籌等,台灣的法令仍在規畫過程,台灣金融業確實會面臨不公平環境的困境。
留言列表